飞行技巧的迈入简单的说,空中眼镜王蛇
P-39跟随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作战单位,在北非、地中海和太平洋战场发挥了战斗作用。二战中不少“空中眼镜蛇”还被作为援助物资交给苏联空军使用。苏联空军十分喜爱这种飞机,记录显示苏军使用的各种外国战斗机中,“空中眼镜蛇”的战绩排名第一。在P-39“空中眼镜蛇”基础上,贝尔公司还发展出P-63“眼镜王蛇”,该机成为贝尔公司最成功的量产固定翼飞机。
技术数据
- 乘员:1人
- 机长:9.19米
- 翼展:10.36米
- 机高:3.61米
- 空重:2,540千克
- 发动机:艾利逊(Allison)V-1710-83发动机
- 最大起飞重量:3,811千克
P-38“闪电”战斗机
P-39“空中眼镜蛇”战斗机,全金属结构,前三点起落架,完善的通讯设备(在二战时期,通讯设备较顶尖),都充分体现了它的优势。但机内空间狭小紧张,飞行员操作不便;发动机高空功率不足;静稳定性差,不易操纵;侧开的汽车式舱门进出不便,逃生困难;结构复杂,维修困难等缺点让军队对它评价甚低。
性能数据
- 最大飞行速度:612千米每小时
- 最大航程:1,046千米
贝尔公司的P-39战斗机是战争期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飞机。作为一种尝试,该机将发动机放在座舱后面,通过一根延长轴驱动机头的螺旋桨,座舱布置相应靠前,从而改变了飞机的构造。该机装有4挺机枪,在发动机延长轴内还布置了一门37MM机炮,在二战中这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强火力。
F3F战斗机是由美国格鲁曼公司研制的一款舰载机,也是美国海军最后一款双翼舰载机。
服役之初,P-39在上升到4267米(14000英尺)的高度时,其正常吸气的艾利逊(Allison)V-1710发动机就应付不了这个高度的稀薄空气(即发动机动力不足)。由于发动机装在机身中部,每次检修发动机,地勤人员都恨不得把飞机大卸八块。
主要用户
澳大利亚
法国
意大利
波兰
葡萄牙
英国
结构特点
单翼飞机;可收放的前三点式起落架;直列发动机;驾驶舱出口是“汽车式舱门”,驾驶舱后安装化油器通风口整流罩。
P-26战斗机
型号演变
- P-39D
后续的变种机型。带有防漏油箱,4挺0.3英寸的机翼机枪,两挺0.5英寸的机枪,机首安装T9加农炮,并于1941年4月开始交付。 - 其他后续版本
P-39F(229架);
P-39K(250架);
P-39L(250架);
P-39M(240架);
P-39N/Q(2095架)。
美国陆军航空兵也于1942年从英国皇家空军回收了200多架“空中眼镜蛇”,命名为P-40。
F2A“水牛”战斗机
- 名称:P-39“空中眼镜蛇”
- 首飞时间:1938年4月6日
- 研发单位:美国贝尔公司
- 气动布局:平直翼
- 发动机数量:单发
- 飞行速度:亚音速
P-26“玩具枪”战斗机是美国陆军航空兵使用的第一款单翼战斗机,1932年首飞。该机采用下单翼,在机翼的上下方,仍然保留用于与机身相连接,起固定作用的支撑钢线,以维持在在剧烈飞行运动中机翼的刚性。这是一种过于保守的设计,在当时世界普遍向单翼机进发的路上,这架飞机给人的感觉就是直接改双翼为单翼的飞机,臃肿的机型,加上各种钢线和不可收缩的机轮整流罩,都极大的限制了这款飞机的飞行速度。火力则是在两翼各安装了一挺7.62毫米机枪,机身还可挂在一些小型炸弹。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
P-39“空中眼镜蛇”战斗机
使用情况
服役之初,P-39在上升到4267米(14000英尺)的高度时,其正常吸气的艾利逊(Allison)V-1710发动机就应付不了这个高度的稀薄空气(即发动机动力不足)。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1938年-1939年间的评估后,美国陆军航空部队和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的官员告诉贝尔公司:当时采用的V-1710涡轮增压发动机对于“空中眼镜蛇”,这样是没有必要的。
P-39随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作战单位在北非、地中海和太平洋战场发挥了战斗作用。1944年初,2150架P-39进入一线服役或充当教练机。这是P-39最辉煌的时刻:9558架P-39中,有4733架在前苏联空军中参加了很多战斗。
P-39L
该机型机身长度9.2米,机身高度3.8米,翼展10.4米,驾驶员1名。最大起飞重量3800千克,最大航程84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605千米每小时,最大升限10700米。
研制历程
P-39首次采用了中央安装的发动机,第一次为单翼机使用了前三点式起落架。该机螺旋桨桨毂中安装的T9 37毫米加农炮。为了把这个武器安装在机头,P-39的发动机向后移,放在了与机翼剖面后半部分差不多齐平的地方。一根长长的驱动轴从驾驶员座位下穿过,通过机首安装的减速齿轮驱动螺旋桨。这极大地改变了飞机的重心位置,因而迫使设计师采用了前三点式起落架。
P-39“空中眼镜蛇”战斗机
武器装备
- (1)机头安装有一台T9 37毫米加农炮和两挺勃朗宁0.5英寸机枪;
(2)机翼中安装两挺或四挺勃朗宁0.3英寸机枪;
(3)中央挂弹架可携带227千克(500磅)炸弹。
F2A“水牛战斗机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海军装备的主力舰载战斗机之一。该机采用中单翼设计,机身采用全金属半硬壳结构,呈桶状。起落架可以收起在机身两侧,位于机翼前方的位置。动力系统则是怀特公司的R-1829-22旋风气冷式发动机,带有一级机械增压器,输出功率提升至883千瓦。机载武器为4挺12.7毫米航空机枪,机翼下可以携带2枚45千克炸弹。该飞机最“出色”的战斗,是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被日军飞机击沉后,才姗姗来迟出现在战场上。即使它及时赶到了,恐怕也不是零式战斗机的对手。
P-39“空中眼镜蛇”美国
该机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曾被少量引进,单从飞行性能来看,很难与当时的日本空军战斗机一较高下。
P-12战斗机
P-12F4B战斗机
该机机身长度7.06米,高2.84米,翼展9.75米,驾驶员一人。最大起飞重量2175千克,最大航程16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425千米每小时,最大升限10120米。
该机是由F3F“飞行木桶1”改进而来,加长了机身,增大了翼展,并采用功率更大的惠普发动机。该机型曾服役于“约克城”号、“萨拉托加”号、“游骑兵”号和“企业”号4艘航空母舰,但是整个服役生涯并不长,就被更先进的机型取代了。
P-38“闪电”战斗机
侧面一看真像一只飞行的木桶
F2A“水牛”战斗机
该机机身长度为6.19米,高2.74米,翼展9.14米,一名驾驶员。最大起飞重量在1220千克,最大航程为917千米,最大速度304千米每小时,最大升限8020米。总的来说这款飞机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已经不算很先进的飞机,处于双翼机向单翼机过渡的机型。
F3F“飞行木桶2”战斗机
加装整流罩的P-12战斗机
F3F“飞行木桶2”战斗机
该机机身长度8.03米,机身高3.66米,翼展10.67米,驾驶员1名。最大起飞重量3247千克,最大航程1553千米,最大速度517千米每小时,最大升限10119米。
该机机身长度11.53米,机身高度3米,翼展15.85米,驾驶员1名。最大起飞重量达9798千克,最大航程1770千米,最大速度667千米每小时,最大升限13400米。
该机机身长度7.18米,高度3.04米,翼展8.5米,驾驶员1名。最大起飞重量1524千克,最大航程1020千米,最大平飞速度377千米每小时,最大升限8350米。
P-38“闪电”战斗机
P-39“空中眼镜蛇”战斗机
P-39“空中眼镜蛇”战斗机是美国贝尔飞机公司设计的战斗机,是美国二战时期一款非常活跃的战斗机。改型飞机设计独特,发动机位于飞行员后方,通过一根很长的驱动轴传输动力,这种设计平衡了整个飞机的重量,飞机的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并且采用了前三点起落架。
P-26“玩具枪”战斗机
F2A“水牛”战斗机
P-12战斗机是美国波音公司于1929年自行投资设计生产的一款战斗机,公司内部编号为波音100.
P-26战斗机
这种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比以前飞机更小的机身,加上惠普公司最新研制的“黄蜂”星型发动机,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美国海军随即订购了27架海军用型,在1931年又追加了46架新式飞机,这些新式飞机换装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并加装了整流罩,副翼和尾轮。另外还有21架换装了轻质的合金硬壳,92架加装大安定翼的飞机。整体上和原型机除了动力系统上的改变,并没有太大变化。
P-38“闪电”战斗机是二战时期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一种军用飞机,广泛应用于太平洋战场。当时这款飞机创造了多个记录,是美国陆航第一种双发战斗机,第一款前三点起落架的战斗机,第一种大量使用不锈钢材料的飞机等等。该机型总共击落了多达1800余架的日本飞机,包括著名的偷袭“山本五十六”座机。
本文由澳门威斯尼斯人娱乐发布于军事报导,转载请注明出处:飞行技巧的迈入简单的说,空中眼镜王蛇
关键词: